警惕!平安融易“普惠”背后真相:小微贷款是及时雨还是新陷阱?

2025-04-24 7:15:03 综合金融 author

“平安融易”品牌升级:真的是普惠金融的“及时雨”?

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控股,把融资服务品牌升级为“平安融易”。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又一家金融巨头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为普惠金融添砖加瓦。但仔细琢磨,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无抵押”的背后:真的是便利还是陷阱?

平安融易主推的“微营贷”和“平安融易易贷”,都强调“无抵押”。这听起来很诱人,尤其是对于那些拿不出固定资产做抵押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但是,无抵押就意味着更高的风险,而金融机构承担风险的最终方式,往往就是提高利率或者变相收费。

我记得我一个朋友,开小餐馆的,去年生意不好,想从银行贷款周转一下。结果跑了好几家银行,要么是抵押物不够,要么是手续太复杂。后来听说某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有“无抵押信用贷”,就去试了试,结果利率高的吓人,各种服务费加起来,比银行的抵押贷还要贵不少。最后他还是咬牙找亲戚朋友借钱才度过难关。

所以,这种“无抵押”的口号,会不会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噱头?真正的利率和费用到底有多高?这些都需要消费者仔细核算,千万别被“额度高、放款快”之类的宣传语冲昏头脑。

“AI面谈”:是科技赋能还是冷冰冰的套路?

文章里还提到“100%AI面谈”,说是要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审批效率和客户体验。我承认,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确实是大势所趋,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贷款这种事情,毕竟涉及到真金白银,关系到个人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

如果完全交给AI来面谈,会不会太冷冰冰了?AI能不能真正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诉求?会不会因为某些算法上的偏差,就把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拒之门外?

我觉得,金融服务还是应该有点人情味。尤其是对于那些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如果只是冷冰冰的AI面谈,恐怕很难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

“高级客户经理”:是专业顾问还是销售高手?

平安融易还计划打造“高级客户经理”团队,专门服务重点区域和行业的小微客户。这听起来不错,似乎是要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但是,这些“高级客户经理”的KPI是什么?他们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如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推销产品,完成销售指标,那么他们真的能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着想吗?会不会为了完成任务,就忽悠客户去贷款,甚至推荐一些不适合他们的产品?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一些所谓的“理财顾问”,其实就是销售员,他们根本不关心客户的实际情况,只想着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赚取佣金。

所以,对于这些“高级客户经理”,我们也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一定要自己做好功课,仔细评估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

说到底,任何金融创新,都应该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为根本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利润,玩弄概念,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希望“平安融易”这次品牌升级,能够真正做到“让融资更容易”,而不是让老百姓更容易掉进陷阱。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