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这次的力度和广度,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也不为过。亚洲市场哀鸿遍野,一片血雨腥风,上证指数暴跌7.34%,恒生指数更是夸张,直接跳水13.22%。其他市场也未能幸免,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的阴影,如同乌云般压顶。这哪里是什么“美国优先”,简直是“美国损人不利己”的典范!这种“自杀式”的贸易政策,到底是为了什么?是真想重振美国制造业,还是仅仅为了在中期选举前捞取政治资本?恐怕只有特朗普自己心里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包括美国自身,都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A股这厢,倒是颇有些“风景这边独好”的味道。成交额依旧维持在万亿之上,中央汇金也跳出来“护盘”,声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并已再次增持ETF。这颇有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意味。不得不说,汇金的关键时刻出手,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稳定市场情绪的作用。但仅仅靠“爱国情怀”就能挽救股市吗?恐怕没那么简单。A股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基本面。如果经济持续下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再多的“爱国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更有意思的是,摩根资产管理之类的“国际友人”也纷纷跳出来唱多A股,说什么“市场基础仍然较好”,“风险集中释放后,市场有望重拾升势”。我呸!这些华尔街的精英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良心了?恐怕他们看中的,还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未来可能从中获得的巨额利润。他们的“长期乐观”,到底是基于对中国经济的真实判断,还是仅仅为了忽悠散户入场,自己好从中渔利?这恐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市场暴跌之下,也并非全是坏消息。所谓“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一些被错杀的优质个股,或许真的存在投资机会。但问题是,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再次被“错杀”?在市场情绪极度恐慌的时候,任何理性的分析都显得苍白无力。那些所谓的“供应链全球无备份且下游利润率高”的行业,真的能经受住特朗普关税的冲击吗?那些“产业逻辑下资本支出预期不受影响”的新兴产业,真的能如预期般快速发展吗?这些问题,恐怕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切莫盲目跟风,以免掉入陷阱。
国内债市最近的表现,简直可以用“亢奋”来形容。自从特朗普祭出“对等关税”的政策后,市场便开始疯狂押注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债券收益率一路下行,仿佛已经看到了央行降准降息的大水漫灌。这种乐观情绪,究竟是理性的预期,还是被关税大棒吓出来的“幻觉”?我个人认为,后者可能更接近真相。诚然,关税对出口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稳增长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但央行是否会真的放任货币宽松,恐怕还需要仔细权衡。毕竟,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都是央行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又是摩根资产管理。他们这次又跳出来“预言”,说未来1-2个季度国内增量内需政策出台概率上升,央行“择机降准降息”的“机”或逐步显现。不得不佩服这些“国际友人”的勇气,竟然敢如此公开地预测中国的货币政策。他们的“预言”,到底是基于对中国经济的深入了解,还是仅仅为了配合他们的投资策略,试图绑架政策走向?这种“指点江山”的姿态,实在让人反感。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他们的分析。毕竟,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适当的货币宽松,的确有助于刺激内需,缓解经济压力。但关键在于,宽松的力度和节奏,必须把握好,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引发更大的风险。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让亚洲市场遭殃,欧美市场也开始瑟瑟发抖。日经指数、韩国综合指数、港股,一个个都绿得让人心慌。欧美股指期货也纷纷跳水,整个世界仿佛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化时代,谁也无法独善其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就像一颗深水炸弹,炸得全球股市鸡飞狗跳,也炸出了许多平时隐藏在水面下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寻找避风港就成了投资者们最迫切的需求。摩根资产管理建议关注关税上调幅度较小的经济体,比如澳大利亚、英国、巴西和新加坡等。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这些国家真的能完全不受特朗普关税的影响吗?恐怕未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完全置身事外。当然,相对而言,这些国家的经济或许更能抵御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绝对安全的避风港。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切莫盲目相信所谓的“专家建议”。
果不其然,股市动荡,资金便开始涌入债市避险。美国国债收益率应声下跌,仿佛在向市场宣告:避险情绪已经达到了顶点。然而,这种“避险天堂”真的安全吗?我不禁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要知道,美债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下跌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真的会如市场预期的那样陷入衰退吗?如果美国经济依然保持韧性,甚至出现反弹,那么美债收益率很可能会掉头向上,届时,涌入债市的避险资金,很可能会被套在高位。因此,对于海外债市的投资,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切莫盲目追高,以免成为最后的接盘侠。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不仅冻伤了股市和债市,也让另类资产瑟瑟发抖。原油价格下跌,黄金价格回落,就连那些号称能够提供稳定收益的另类投资,也开始面临巨大的压力。在经济增长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任何资产都难以独善其身。
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市场动荡时往往会受到追捧。但这次,黄金的表现却有些让人失望。在4月3日创下新高后,黄金价格便开始回落,似乎也无法抵挡风险偏好下行的压力。这说明,在当前的 market environment 下,黄金的避险功能正在弱化。或许,只有当全球经济真正陷入危机时,黄金才能重新焕发光彩。
那些所谓的“收益型现金流有望发挥稳定器的作用”的另类资产投资,真的能像宣传的那样“与传统股债资产具有较低相关性”吗?我对此表示怀疑。在市场普跌的情况下,任何资产都难以幸免。那些看似能够提供稳定收益的另类投资,很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在选择另类资产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切莫被那些花哨的宣传语所迷惑,以免掉入陷阱。
在全球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多元化资产配置再次被摆上了台面。摩根资产管理建议,通过区域多元化、分散化的方式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多元化资产配置真的能有效分散风险吗?
我个人认为,多元化资产配置并非万能的。在市场普跌的情况下,任何资产都难以幸免。即使你配置了全球各地的资产,也很难完全避免损失。更重要的是,多元化资产配置往往意味着牺牲收益。为了分散风险,你可能需要配置一些收益较低的资产,从而拉低整体的投资回报。
因此,全球资产配置并非“万金油”,而更像是庸医开出的安慰剂。它或许能够让你在心理上感到更安全,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投资者在进行全球资产配置时,一定要理性分析,切莫盲目跟风,以免得不偿失。
TerraLunaClassic(LUNC)自其灾难性崩盘后...
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快速捕捉价格飙升的币种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潜在利润丰...
在房产领域,有效利用相关工具对于提升管理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
盲点镜作为驾驶辅助工具,其正确安装和调整对驾驶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
最近,SBI首席执行官YoshitakaKitao宣布,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