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长方业绩会揭秘:粉饰太平难掩苟延残喘?

2025-04-17 1:44:44 风险评估 author

*ST长方业绩说明会纪要:粉饰太平下的苟延残喘?

  2025年4月14日,*ST长方(300301)召开了业绩说明会,看似是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桥梁,实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秀。字里行间充斥着对现状的粉饰和对未来的空洞承诺,让人不禁怀疑,这家公司到底是在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还是在垂死挣扎?

可怜的营收占比:美国市场这块“鸡肋”

  面对投资者关于美国市场“对等关税”影响的提问,公司轻描淡写地表示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仅为3%,主要来自跨境电商。3%!这简直是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在公告中专门提及?难道是为了显示公司业务的“国际化”?亦或是为了掩盖在其他市场上的颓势?所谓的“积极拓展非美地区业务,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听起来更像是一句敷衍了事的空话。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固然重要,但如果每个篮子里只有寥寥几个鸡蛋,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精力分散在这些“鸡肋”市场上,倒不如集中力量深耕优势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

每股净资产四分钱:这真的是一家上市公司吗?

  每股净资产不到四分钱!看到这个数字,我简直怀疑自己看错了。这是一家上市公司该有的财务状况吗?公司居然还有脸在回复中说要“通过处置闲置固定资产、盘活低效资产及优化负债结构等措施提升公司净资产”。这些措施听起来头头是道,但实施起来真的能见效吗?要知道,变卖资产只能解一时之困,如果公司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盈利能力,就算把家底都卖光了,也终将难逃破产的命运。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管理层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回复中,他们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了“开拓新市场,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多举措实施降本增效”,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口号,缺乏具体的执行方案和时间表。

硅衬底技术: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在被问及LED生产技术是否采用南昌大学的硅衬底路径时,公司先是矢口否认,声称“公司光源封装产品未使用硅衬底技术”,但随后又补充说“控股子公司康铭盛采购的光源有部分采用了硅衬底技术”。这种欲盖弥彰的表述,让人不禁怀疑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公司对自己的技术路线充满信心,为何要如此遮遮掩掩?难道是担心硅衬底技术存在什么缺陷,或是害怕被竞争对手抓住把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种不坦诚的态度都只会加剧投资者的疑虑,损害公司的声誉。

江西园区的生产规划:空头支票何时兑现?

  关于江西园区的生产规划情况,公司的回复与硅衬底技术问题如出一辙,都是含糊其辞,避重就轻。一句“具体生产情况请以公司在指定媒体披露的公告为准”,就把投资者打发了。这种敷衍塞责的态度,简直是对投资者智商的侮辱。要知道,投资者关心的是江西园区未来的发展前景,而不是那些空洞的口号和虚假的承诺。如果公司真的重视江西园区的发展,就应该拿出具体的规划方案,详细说明园区的投资规模、建设进度、产品定位和市场前景。

摘星摘帽:画饼充饥,自欺欺人?

  *ST长方能否成功“摘星摘帽”,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公司在回复中却模棱两可地表示“上述风险警示的撤销尚需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能否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批准尚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的表述,实际上已经暗示了公司“摘星摘帽”的前景并不乐观。要知道,一家公司能否成功“摘星摘帽”,取决于其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而不是靠“公关运作”和“关系”来决定的。如果*ST长方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就算侥幸通过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审核,也终将难逃退市的命运。

市值管理:掩耳盗铃式的自救?

  面对长期股价低迷的困境,*ST长方提出了“综合运用多种市值管理工具提升公司股票投资价值”的口号。然而,仔细分析公司提出的这些“市值管理工具”,却发现它们大多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比如,“加强与投资者交流,积极传递公司投资价值信息”,说白了就是“讲故事”,试图通过虚假的宣传来吸引投资者。又比如,“实施股权激励,激励管理人员等核心骨干人员做好经营管理,提升公司业绩”,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如果管理层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公司的长远发展,那么股权激励反而会适得其反。

股权激励: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ST长方在2024年底对核心骨干人员实施了股权激励,看似是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但实际上却更像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公司在公告中声称,股权激励设置了考核目标,激励管理人员等核心骨干人员做好经营管理,提升公司业绩。然而,仔细分析这些考核目标,却发现它们都过于宽泛和模糊,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这意味着,管理层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考核目标,从而获得股权激励,而公司的业绩却未必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更令人担忧的是,股权激励的对象主要是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人员,而普通员工却被排除在外。这种“劫贫济富”的做法,只会加剧公司内部的矛盾,损害员工的士气。

结案告知:悬而未决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关于深圳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ST长方的回复依然是拖延战术。公司声称“已向深圳证监局提交了陈述申辩的申请,目前正等待深圳证监局的申辩听证安排”,但却始终没有透露具体的进展情况。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要知道,一旦深圳证监局正式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ST长方很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甚至被强制退市。这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李迪初对赌协议:竹篮打水一场空?

  *ST长方与李迪初等康铭盛原股东之间的对赌协议纠纷,已经持续了多年,至今仍未尘埃落定。公司在回复中表示“已于2022年就业绩承诺事项起诉李迪初等29名康铭盛原股东”,但由于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的侦查结果影响到案涉合同纠纷的定性以及合同履行责任的认定,法院驳回了起诉。这意味着,*ST长方想要追回对赌金额,恐怕是难上加难。这起对赌协议纠纷,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