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话就能开发App”,李彦宏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抛出这句“金句”的时候,我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来到了科技春晚。当时只觉得是AI大佬又在吹牛,毕竟AI画画都还没完全替代画师,AI写代码,怕是几十年后的事情。然而,百度新推出的“秒哒”平台,着实让我虎躯一震——这玩意儿,还真有点儿意思!
“国内首个对话式应用开发工具”,这名头听着就唬人。“自然语言生成代码”,用户描述需求,AI自动生成代码,还能优化细节。说白了,就是给每个用户都配了个24小时待命的AI程序员。这年头,程序员都要失业了吗?反正我这种只会Ctrl+C/V的伪码农,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但这玩意儿,真的有那么神?我决定放下收藏夹里积灰的《七天学会Python教程》,亲自下场试试水。
李彦宏说“未来编程会变得像说话一样简单”,这话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仿佛人人都能成为开发者,开启全民编程时代。但这真的靠谱吗?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或者说,是科技大佬们惯用的“画饼”技巧。
诚然,自然语言编程的出现,降低了编程的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参与到软件开发中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程序员这个职业会消失,更不意味着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就变得毫无价值。
想想看,即使是AI绘画,也需要用户提供详细的 prompt,才能生成符合预期的作品。而对于复杂的软件开发,需求的描述往往更加复杂和模糊。AI如何理解这些需求,如何将这些需求转化为高质量的代码,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何况,软件开发不仅仅是写代码,还包括架构设计、系统优化、错误调试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不是一句“说句话”就能解决的。所以,各位程序员们,别慌,你们的饭碗暂时还是稳的。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我的“秒哒”初体验。首先,我让它帮我创建一个简单的个人博客网站,主题是旅行日记,风格要简洁清新,配色以蓝色和白色为主。
“秒哒”的响应速度确实很快,几秒钟就生成了一个基本的网站框架,页面布局和配色也基本符合我的要求。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框架,内容是空的,细节也乏善可陈。说白了,就是一个套用模板的静态页面。
接着,我尝试让它开发一个更复杂的电商网站,包含商品展示、购物车、用户登录注册等功能,设计要符合电商的风格,界面要友好。
这一次,“秒哒”的表现让我稍微有些惊喜。它不仅生成了基本的功能模块,还自动优化了用户体验。甚至在面对模糊指令的情况下,它还会主动询问我的需求,反复确认。这表明,“秒哒”在处理复杂功能时,确实具备一定的潜力。
但是,仔细观察后,我发现这些功能模块,依然是基于预设的模板。例如,商品展示的样式是固定的,购物车的功能也比较简单,用户登录注册的流程也缺乏个性化定制。换句话说,“秒哒”能够快速生成一些基本的应用,但对于复杂、个性化的需求,它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就像是搭积木,你可以用积木搭建出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最终还是受限于积木本身的形状和数量。
“秒哒”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生成一些简单的网站。它还试图涉足更多的领域,例如表单和游戏。我让它帮我创建一个活动报名表单,收集姓名、手机号、性别、年龄等信息,表单提交后能自动发送确认邮件。
生成的表单界面简洁,包含了所有必要的字段,并且自动设置了邮件通知功能。这确实很方便,可以省去手动编写代码的麻烦。
我还尝试让它开发一个简单的猜数字小游戏,在用户输入数字后系统提示“大了”、“小了”或“猜对了”,并记录猜的次数。
让我惊讶的是,系统自动搭配的页面颜色还挺好看,小游戏的UI设计也很有趣。这让我开始怀疑,是不是“秒哒”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设计师团队在默默支持。
甚至,我还尝试让它制作一个经典的水果消消乐游戏,要求玩家通过交换相邻色块达成三连及以上消除,触发连锁反应得分翻倍,随机掉落冰冻/炸弹特效道具,每10关解锁动态主题场景,失败条件为步数耗尽未完成目标,并加入AI自适应难度平衡机制。
结果,“秒哒”不仅生成了配色清新的游戏,还贴心地准备了电脑端和手机端两种不同界面模式。这让我不得不感叹,AI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些看似强大的功能,真的是AI智能的体现吗?还是仅仅是基于大量数据的模板堆砌?
例如,表单的生成,无非是根据用户输入的字段,调用预设的表单模板。游戏的生成,也是基于现有的游戏引擎和素材库,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调整。换句话说,“秒哒”并没有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而是通过模式匹配的方式,将用户的需求与现有的模板进行匹配,从而生成相应的应用。
这就像是一个智能化的“乐高积木”,你可以用它搭建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最终还是受限于积木的种类和数量。如果你想要搭建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模型,“秒哒”可能就无能为力了。
为了进一步测试“秒哒”的能力,我让它设计创建一个促销活动的H5页面,要求页面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和副标题,展示促销产品的图片和价格,页面要有一个表单,让用户可以填写姓名、邮箱和电话号码以参与促销,并且页面要有一个倒计时显示促销活动的剩余时间。
对于非技术用户来说,“秒哒”的交互设计确实很贴心。在生成应用的过程中,除了用文字描述需求,还能直接在页面进行拖拽调整按钮位置、修改配色方案。
这种可视化编排的方式,大大降低了H5页面的制作门槛,即使是完全不懂代码的人,也能轻松上手。
“秒哒”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它的快速交付能力。无论是活动邀请函、个人博客,还是简单的表单,只需几分钟,就能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指令生成。而且,“秒哒”还支持一键发布,省去了部署的繁琐步骤。这对于时间紧迫的用户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但是,这种“一键发布”的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你无法对生成的代码进行深入的修改和优化,也无法自定义服务器的配置。换句话说,你只能使用“秒哒”提供的功能,而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
对于简单的应用来说,这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复杂的、需要精细化控制的应用来说,“秒哒”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秒哒”的上线,显然是冲着“降低开发门槛”去的。它试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软件开发中来,从而解放生产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秒哒”让不懂代码的人,也能快速创建一些简单的应用,这无疑降低了开发的门槛。同时,“秒哒”也能够帮助程序员提高开发效率,将他们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百度文心ERNIE 4.0曾因响应速度被点赞,而“秒哒”的“3分钟生成+1秒部署”更是将效率拉满。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替代程序员,但它或许能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外挂”。
然而,这种“外挂”的真相,真的如此美好吗?
一方面,“秒哒”确实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但另一方面,“秒哒”的出现,也可能会加剧程序员的焦虑感。毕竟,如果AI能够完成大部分的编程工作,那么程序员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更重要的是,过度依赖AI,可能会扼杀程序员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如果程序员习惯了使用AI来生成代码,而不再自己动手编写代码,那么他们的编程能力将会逐渐退化。最终,他们可能会沦为AI的“提线木偶”,而不再是真正的开发者。
所以,对于“秒哒”这样的AI编程工具,我们既要看到它的潜力,也要警惕它的风险。我们应该将它视为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一种替代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利用AI来解放生产力,而不是被AI所奴役。
TerraLunaClassic(LUNC)自其灾难性崩盘后...
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快速捕捉价格飙升的币种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潜在利润丰...
在房产领域,有效利用相关工具对于提升管理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
盲点镜作为驾驶辅助工具,其正确安装和调整对驾驶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
最近,SBI首席执行官YoshitakaKitao宣布,日本...